第126章 第126章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“是,老板!”张佳连忙应下。
她觉得老板很有想法,这并非单纯追求收视率,而是在争夺观众。看来老板的打算是从各个时段入手,而不是直接瞄准黄金时段。
“因此,新闻部十分重要,尤其是记者和主持人。我要求使用国语播出。”
“内地正在推广普通话,大多数人都能听懂。另外我们的信号也会复盖南方地区,这一点务必注意。新闻播出也需要分时段安排。”
“首先是港岛本地新闻,关注本地重大事件和港府政策动向。”
“其次是内地新闻。现在港人对内地了解有限,而九七回归已成定局,关注内地情况变得尤为重要。”
“最后是国际新闻。港岛作为自由港,正向国际大都市发展,国际新闻同样不可或缺。”
“这些内容未必人人都感兴趣,但函盖的范围很广。”
“新闻之后是天气预报,接着可以播放音乐v。这个时间大家吃过早饭准备出门,留在家中的人也开始打扫,音乐应该会受欢迎。”
“这方面可以和音乐公司洽谈,或者用我们自己的歌手资源。”
“是,我明白了!”张佳认真记录着。
“接下来的安排你们应该也能想到。工作日上午的时段主要面向家庭主妇,适合播放家庭题材的电视剧。”
“中午时段同样安排新闻,你们认为应该播放什么类型的新闻?”
林峰开始提问,在场的人都陷入思考。张佳按照林峰的思路琢磨,很快有了答案。
“财经新闻?”张佳试探性地回答。
“没错!”林峰满意地点了点头,“看来你已经理解了我的思路!”
“早上面向的是全体观众,而中午主要针对白领阶层。他们通常在餐厅用餐,能够看到电视。学生这个时间看不到电视,而在家的主妇看了一上午剧,中午也要忙家务。”
“港岛是亚洲金融中心,财经话题自然备受瞩目,尤其是信息获取渠道。我们需要专业的财经专家,同时国际形势也会对经济产生影响。”
“港岛市民对股票、期货等了解有限,很多人只是盲目跟风,最终成为被收割的对象,这类新闻同样具有市场价值。”
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国际动态,因此需要在纽约、伦敦等重要城市设立常驻记者站。”
“不过短期内难以实现,我会先联系内地的新华通信社,安排人员前去学习。”
高层们听闻,似乎明白了什么——新老板一直讲普通话,显然是内地人,很可能代表官方立场。
但林峰随后补充:“我们的报道将保持中立立场,不掺杂政治色彩,坚持实事求是。”
这个要求让大家感到困惑。
林峰看着众人疑惑的神情,解释道:“我确实接受了官方委托收购电视台,但官方并未提出后续要求,没有要求我们进行任何片面宣传。”
“内地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,我是第一批受益者。我们的发展道路没有先例可循,即便与北方邻国也时有摩擦。”
“我们需要自主探索,摸着石头过河,这就要求我们以客观视角观察事物。”
“内地承诺保持港岛制度不变,这就需要对比研究。而对比必须客观,要知道港岛实行资本主义制度,其立场和视角与内地存在差异。”
“作为媒体人,必须保持客观,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每个问题。”
“这方面我会持续关注,可以通过传真与我联系,毕竟我多数时间都在内地。”
林峰接着讨论其他时段安排。虽然全天都在争夺收视率,但黄金时段始终是重中之重。
“以往大家主要争夺黄金时段,这仍将是我们今后的重点。作为免费电视台,收入主要依赖gg。”
关键内容来了,所有人都想听听新老板的见解。
不过在这方面林峰并没有太多新意:“主要分为两个板块:电视剧是内核,之后接档综艺节目。”
“这个时段是收视争夺的主战场。电视剧不用多说,必须精心制作,各部门通力协作,力求尽善尽美。”
“从剧本阶段就要精益求精,不能由单个编剧独立完成,要组建创作小组,由主创带领团队完善剧本。”
“要着重打磨人物塑造、戏剧冲突和逻辑细节,尽量避免明显漏洞。”
“特别是刑侦、探案类剧集,必须做好案件细节,不懂就去查阅咨询,必要时聘请专业顾问。”
“古装历史剧同样如此。”
“服装、化妆、道具要符合时代特征,注重精细度。细节决定成败。”
“导演和演员的专业能力就看个人造诣了,但前面提到的各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努力做到最好。”
“接下来的重点是综艺节目,每晚都要安排播出,但每档综艺都采用周播模式。”
“也就是说,每周七天,都要播放不同的综艺节目,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创意!”
“………”一周七档综艺,大家都觉得难以想象,这得需要多少人手?
林峰微微一笑,“七档综艺其实不算多,我们并不是要争每天的收视第一,而是通过观众反馈,选出其中的王牌节目!”
“之后可以逐步调整播出时间,等到固定下来,就能取得最好的收视效果。”
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,张佳小心地问道:“那些收视不好的节目,能不能直接停掉?”
“可以,但也不是所有收视一般的都要砍掉。节目类型要多元化,比如访谈、游戏、智力竞赛等等。”林峰点头说道。
“另外,你们要注意分析收视人群的区分,观众的选择肯定不一样。老少咸宜的节目不宜过多,这类最好放在周末。”
“其他时段要根据市场调研来安排,特别是要做好受众调查,搞清楚哪类人喜欢看什么节目。”
此时有人问道:“那剩下的时间段呢?是不是就不用安排节目了?”
林峰摇头,“当然有必要!”
“看电视其实是一种习惯,观众一旦习惯某个频道,就会持续关注,毕竟港岛现在只有两家电视台。”
“而且现在电视机还没完全普及,我们还要争取未来的观众,所以每个时段都不能浪费。”
“最重要的是,资金方面不是问题,前期两个亿不够,我就再投两个亿!”
“………”这话说得十分霸气。
林峰笑了笑,“当然,这些钱大部分是用来挖人的。我们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,都去无线电视台给我挖!”
“等到基础工资、收视奖金、绩效奖金这些制度定下来,你们就行动。”
“违约金我们付,只要是人才我都要。演员也不一定非要当红的,无线培训班出来的很多人都不错,有潜力的都可以签。”
“不要只盯着帅哥美女,电视剧角色多种多样,有特点的演员、经验丰富的老演员,我们都需要。”
林峰这次是大手笔挖人,高层们都笑了起来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邵爵士一向吝啬,无线电视台的工资一直很低。
现在新老板不差钱,挖人自然简单多了——砸钱就行。
………
会议开了半天,林峰才离开。刚回到安然居,他就接到内地打来的电话。
是何雨柱打来的:“林峰,徐慧珍的生意出事了!”
林峰一愣,随即反应过来:“她去北边进货了?”
“对,而且采购的食品正好赶上天气变热,结果没法过关,全坏了!”何雨柱叹了口气,“酒店赚的钱都赔进去了。”
林峰有些无奈,徐慧珍果然躲不过这一劫。
“我明白了,她现在需要资金?”林峰问。
“是的,蔡全无来找过我。他们打算拿家里一些东西做抵押,再借一笔钱。我想听听你的意见,”何雨柱继续说,“毕竟是亲家,静平最近也担心,所以我打算借给她。”
林峰提醒何雨柱:“你的钱你自己决定怎么用,既然是借出去,就别要求抵押了!”
何雨柱爽快地说:“我本来就没打算要抵押。”
林峰接着问:“你给我打电话,是不是手头资金不够?”
何雨柱笑着回答:“是啊,我们平时不怎么用钱。之前的分红都借给徐慧珍了,后来的钱都投在集团里。两个孩子为了加快业务发展,投入了不少资金,现在集团现金也不多。”
林峰说:“行,我让雨水给你转帐,需要多少你直接跟她说。我猜徐慧珍可能还要去北边,钱借给她就行,不用过问具体用途。”
何雨柱有些惊讶:“她都亏了这么多,还要去?”
林峰解释道:“这次她会亲自去。我之前提醒过她弗拉基米尔不可靠,但她性格就是如此,在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。这件事你就别插手了。”
徐慧珍确实是这样不服输的性格。
林峰随后联系何雨水,让她为何雨柱转帐。这次借出的金额可不小。
……
四九城里,何雨柱拿到钱后,直接前往徐慧珍家。
一进院子,就看到陈雪茹和许大茂也在。陈雪茹正对徐慧珍说:“慧珍,我知道你收藏了不少好东西,卖给我怎么样?我保证给你最高价。”
徐慧珍已经平复了情绪,回答说:“不卖。”她丈夫已经去找亲家帮忙,对方爽快答应,只是目前手头现金不足,需要向林峰周转。林峰资金雄厚,借钱不是问题,现在关键是思考再去北边该如何运作。
陈雪茹笑着说:“你不是缺钱吗?我可是来帮你的。”
何雨柱插话道:“哟,陈老板也在啊?”
陈雪茹脸色微变:“是柱子啊。看来我今天白跑一趟了。”
许大茂在一旁说:“我早说了,人家亲家有的是钱,不用你操心。”
何雨柱瞪起眼睛:“我说你们两口子在这儿挤兑谁呢?我儿媳妇徐静平是蜀香园集团的总经理,她的年薪一直没领,将来我的股份也是她和何落升的。”
“今天我就是来送钱的,这钱还不还都无所谓,反正我也花不了这么多。”
陈雪茹起身说:“得,您大方。大茂,我们走。”说完便带着许大茂离开了。
徐慧珍笑了:“亲家,你要是不来,我还真不好应付她。”
何雨柱摆手说:“得了吧,你们斗了这么多年,你徐慧珍什么时候吃过亏?全无呢?”
徐慧珍说:“在地窖整理东西呢,他在收拾能抵押的物品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