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第31章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下午继续教程,易中海依然认真投入。他的人设不能塌,所以格外专注。现在接触不到南易,尤其在机修厂里,总不能要求人家专门给他做一顿大餐。
单独去接触南易,时机也不合适。现在他对南易的人品有些疑虑。
要是南易能调到轧钢厂就好了,但他出身不好,而且轧钢厂已经有了何雨柱,完全够用。这事儿他做不了主。在摸清南易底细之前,他也不会推荐南易去轧钢厂。
眼下对易中海来说,问题千头万绪。他必须先见到南易,确认他的人品,才能开展后续行动。
培养一个养老的人选,对易中海来说是个大难题,但又是他必须面对、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所以说,林峰觉得易中海有精神病也不是没道理,毕竟这人的思维已经严重不正常。与其费尽心思去找养老的人选,还不如自己领养一个孩子,从小培养感情!
他明明清楚,养老需要创建在身后深厚的感情基础上,却偏偏放弃了最容易培养感情的领养方式。
晚上,易中海回到家时,林峰家的厨房正热闹着。他看了一眼,眼神里先是羡慕,接着转为嫉妒和恨意。
不过他没有表露出来,而是径直回了屋。他已经给秦淮茹买了月票。
如今再每天陪她走路已不合适,而月票对他来说又足够便宜。大院里,现在只有贾家离不开他了,所以他必须紧紧抓住这一家。
这些孤儿寡母,依然是他最大的指望,照顾好他们一家,也是他最后的依靠。
只不过他并不是那种愿意大方付出的人,没错……他的付出最好都是免费的。在他眼里,金钱才是自己最能依靠的本钱。
等他老了,有房、有钱,这样才能让人心甘情愿为他养老。
而贾家最缺的,就是房子和钱。等棒梗长大了,还需要工作,比如接他的班。
这些都是他可以讨价还价的筹码!
但这些还不够保险,他还需要培养一个养老的对象。南易合适吗?
……
林峰这边四人吃过晚饭,碗筷暂时没收拾。他们从厨房拿了东西,锁好门就往前院走去。
到前院时,三大爷还在那儿。“哟,你们这是要出门啊?”
他盯着林峰和何雨柱手里的布袋,心里已经开始盘算。
“是啊,今天去王婶家谢媒。”林峰没提街道办王主任,这事儿不方便明说,毕竟何雨水的工作是王主任介绍的。
要是让人看见他们提着东西去,容易误会,以为王主任是因为这点东西才帮忙安排工作。
其实不是。是林峰之前的所作所为让王主任欣赏,加之看出他和何雨水的关系,才愿意推荐好工作。。当然作为一类地区,工资会按比例调整。
人家根本不缺这点东西,林峰只是表达一点心意罢了。
“谢媒啊?”阎埠贵眼珠一转,“林峰,你能不能跟她商量一下,有没有好姑娘介绍给我们家解成啊?”
“你这边她也没出多少力嘛!”
林峰白了他一眼,“三大爷,您这事得自己去谈啊!”
“我们两家的事都办完了,哪能再让人家费心?”
“没这个道理!”
“不是,你跟雨水不是自己谈的对象吗?”阎埠贵有点急了。
“这可不是我们自己谈的,是人家王婶指点的。就为这个,我也得谢谢她,不然我还稀里糊涂呢!”林峰不想再跟他纠缠,“您自己好好想想。”
“再说了,相亲是您家的事。要是我们掺和进去,好了坏了算谁的?”
“回头见吧您!”
说完,林峰直接往外走,何雨水等三人也跟着出了门。
何雨柱一出门就乐了,“这三大爷,什么事都想捞点好处,连相亲的事也要算计?”
“可不是嘛,我今天也算开眼了!”于莉点点头,“真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会愿意嫁到他家去?”
林峰心里暗笑,要不是自己掺和进来,你于莉可不就进了他们阎家的门吗?
说来也怪,阎埠贵这么会盘算,电视剧里阎解成是怎么把于莉娶到手的?
于莉家条件是不太好,但也不至于着急把女儿嫁出去吧?
于莉长得又不差,绝不是嫁不出去的那种姑娘。
“嫂子,你家现在情况怎么样?”想到这儿,林峰干脆直接问道。
“我家啊……”于莉面露难色,“现在就盼着海棠早点毕业工作,家里人口多,我哥结婚早,孩子都有了。”
“是住的地方不够?”林峰追问。
“是啊,而且我嫂子是农村户口,孩子也跟着落在农村,家里的粮食定量总不够吃。”于莉眉头紧锁,“这话我本不该说,但咱们家能不能省出点粮食接济一下?”
家里四个大人中,林峰的定量最高,因为他是车间工人;其次是何雨柱和何雨水;于莉的最低,毕竟她还没工作。
何雨柱愣了愣,他知道岳父家日子紧巴,但当初娶于莉时彩礼只要了五块钱,连粮食都没要,于家算是很厚道的人家。可现在说要送粮食,这话不该由他开口。
眼下粮食紧缺,鸽子市被严打,抓了好几千人。以前年景好时还能睁只眼闭只眼,现在灾年可不行,尤其有些人囤积居奇,那是重罪,根本没法偷偷买粮。
这事必须林峰表态,毕竟现在两家在一起过日子。
何雨柱转头看向林峰,林峰点点头说:“没问题,几十斤棒子面还是能省出来的。”
于莉松了口气,感激地说:“谢谢你,林峰。这话我本来不该提的……可家里孩子饿得直哭……”
“没事,嫂子,咱们是一家人,困难时期总会过去的。”林峰嘴上这么说,心里却清楚,这苦日子还得熬一年多。
不过,每月多拿出几十斤粮食对林峰来说不算难事,甚至多给些也行,但他不能这么做——太扎眼了,容易引人注意。几十斤粗粮还算合理。
说起来,整个四合院里就数三大爷阎埠贵家粮食最多,因为他家人多,又都是城市户口,每月定量高。而且他家总把细粮换成粗粮,这样一来粮食就更多了。
“要是还不够,可以找三大爷买点粗粮,应该能凑够。”林峰又补了一句。
“那就好。”于莉这下彻底放心了。
四人到了王婶家,送了礼,坐了会儿就起身告辞。谢媒不必久留,重点是要去王主任家。
林峰让何雨柱和于莉先回家,自己带着何雨水往王主任家去。虽然何雨柱是哥哥,但这事主要还是林峰的关系。
林峰与何雨水既已成婚,就是一家人。王主任也是看在林峰的面子上,才为何雨水安排了工作。
两人来到王主任家中,受到热情接待。王主任一家都在,大家就在院子里坐下。
“今天来是向您报喜的,我跟雨水结婚了!”林峰开门见山,把这次拜访定为报喜,而不是专为感谢工作。
王主任一听,很是高兴,“上回就看你们俩挺般配,没想到这么快就结婚了!”
“你能成家,我也了却一桩心事。你父母要是知道,肯定也为你高兴。以后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!”
“这些年也多亏您的照顾。”林峰接着说道。
寒喧一阵后,林峰将话题转到了何雨水的工作上。王主任在街道办工作多年,虽然与前门街道不属于同一片区,但工作内容和方法大同小异。
王主任也乐于指点。林峰并不指望何雨水在工作上有多大成就,只是希望她不犯错误。用几年时间让她成长起来,到起风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。
毕竟家里人的成分都没问题,只要工作上不出纰漏,就不会有事。
聊了挺长时间,两人起身告辞。王主任一直送到门外。等她回到屋里,才发现林峰留下的布袋。
打开一看,里面是鸡蛋和鸭蛋,各二十枚,数量不多。
王主任笑了笑,把东西收好就回屋了。
……
接下来的两天,院子里平平淡淡,没发生什么事。不过有些消息已经传开了:娄晓娥不会做饭,每天都是许大茂下厨。
家里的大部分事情也是许大茂在操持。没办法,娄晓娥是千金小姐,这些活儿确实不会做。
眼下两人新婚燕尔,还没闹什么矛盾。再说娄晓娥的嫁妆里可是有自行车的,许大茂现在天天骑着。
娄晓娥的身份也不是什么秘密。像易中海、刘海中这些轧钢厂的老人,解放前就在厂里干活,那时的老板就是娄半城,他们怎么会不知道?
大家倒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,许大茂算是捡了大便宜,毕竟娄家可是大富之家。
转眼到了星期天。一大早,四个人都早早起床,收拾利落,吃过早饭,带上些随身物品就直奔火车站。因为没打算过夜,也就没开介绍信。
买了火车票,一行人前往保城。绿皮火车速度不快,跟后世没法比,不过距离不算远,也就一百多公里。
中午前到站。四人下了车,直奔白寡妇家。何雨柱还记得地址。
上次来还是1952年,那时他才十八岁,带着妹妹过来,连父亲的面都没见到,就被白寡妇拦在了外面。
如今不同了,他已经二十六岁,又被林峰说了一顿,心里憋着一股气。
白寡妇家住的是个一进院子,里面住了四户人家,显得有些拥挤。院门敞开着,四人径直走了进去。
“你们找谁啊?”一进院子就引起了注意。星期天大家都在休息,虽然快入秋了,白天依然炎热,不少人坐在院子里乘凉。
“我们找何大清!”何雨柱说完,转头看向白寡妇家方向。白寡妇家门口坐着几个人,其中就有白大清与白寡妇。何大清愣住了——何雨水的变化或许很大,但何雨柱的模样他依然认得出来。自己的儿子竟突然出现在眼前。
“傻柱?”何大清脱口而出,满脸惊讶。
白寡妇也一愣,随后认出何雨柱。她与何雨柱见面不多,刚才一时没想起来,听何大清一喊“傻柱”,顿觉不妙,急忙转身拍何大清的手臂:“进屋去!”
“我……”何大清一脸为难,抬头望向何雨柱,同时打量他身边的另外三人。
林峰心里直呼好家伙,何大清这是被白寡妇拿捏得死死的。白寡妇年纪本就比何大清小不少,如今四十出头,风韵犹存。她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,此时都站了起来,怒视着林峰等四人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