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盛世启新元翡翠萱草的光芒最终完全敛去,那惊艳了短暂时光的翠绿花朵缓缓凋谢,花瓣化作点点荧光,融入花盆的土壤之中,只留下那株本体依旧晶莹,却不再有往日那澎湃的生机光晕,仿佛将所有的力量都倾注于了那一次绽放与连接。
指向星空的光束早已消散,环形装置也归于沉寂,工坊内仅余冷却的晶石与玉片,镌刻着一段超越凡俗的尝试。
暖阁内,萧衍和苏郁相拥而立,良久未动。
窗外,晨曦微露,新的一天悄然降临,龙城在薄雾中苏醒,炊烟袅袅,市井之声渐起,弥漫着平凡而真实的烟火气息。
那一夜灵魂所感知的震撼与萱姿的诀别,如汹涌潮水般,此刻正缓缓退去,只留下被冲刷得格外澄澈的心岸。
没有言语,但彼此紧握的手和交汇的眼神,已说明一切。
归途已断,执念已消。
此心安处,即吾乡。
数月后,楚涵国迎来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盛典。
并非帝王寿诞,也非战争凯旋,而是由镇北王萧衍与夫人苏郁主导的“格物博览暨新政十年成效大展”在龙城隆重开幕。
这场盛会展出了十年来北境乃至全国在农业、医药、工巧、教育、律法、军事等各方面的革新成果。
改良后的曲辕犁、高效水车模型、预防天花的牛痘接种图解、惠民医院的组织架构、新式纺织机织出的精美布匹、标有拼音注解的蒙学读物、简化明晰的律法条文摘要,以及装备了部分新式器械的北境精锐演武林林总总,直观地展现了一个与十年前截然不同的、充满活力的新楚涵。
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员、士绅、商贾乃至好奇的百姓,涌入龙城,目睹这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震撼、惊叹、质疑、向往,种种情绪交织。但无论如何,变革的种子已然播撒,并且开始生根发芽。
萧衍和苏郁并肩站在高处,俯瞰着下方熙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展品。
萧衍一身亲王常服,气度沉凝,目光中少了昔日的锐利杀伐,多了开创者的睿智与从容。
苏郁身着简约大方的宫装,风姿绰约,眉宇间是沉淀下来的智慧与温和。
他们不再仅仅是战场上的统帅与谋士,更是这片土地的建设者与引路人。
“还记得我们刚来时吗?”苏郁轻声开口,目光有些悠远,“满心戒备,步步惊心,只想着生存,想着复仇,想着回去。
萧衍握住她的手,唇角泛起一丝淡淡的、真实的笑意:“记得。那时怎会想到,有朝一日,我们会站在这里,看着由我们亲手推动改变的景象。”
秋初霁的知识、佟晚意的管理才能、佟远山的政治智慧、苏郁的医术与谋略、萧衍的武功与魄力所有来自两个世界的积累与两个灵魂的融合,最终汇聚成推动这个世界向前的洪流。
“我们不回去了。”苏郁再次确认般地说道,这次,语气里只有平静与坚定。
“嗯,不回去了。”萧衍点头,“这里有我们的责任,有我们的孩子,有我们共同创造的现在和未来。这里,就是我们的世界。”
他们放弃了回归现代的可能,彻底将灵魂的锚点,定在了这片名为楚涵的土地上。
那个拥有摩天大楼和高速网络的时代,将成为记忆深处一个遥远的、带着淡淡乡愁的梦。
而这里,有需要他们守护的万家灯火,有他们血脉的延续,有他们未完的事业。
展览结束后,各项新政以更快的速度向全国推行。
由苏郁主持编撰的《楚涵医典》刊行天下,基础医疗与卫生知识开始普及。
格物院成为官方认可的学术机构,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于“实学”。
鼓励工商、规范税法的政策,使得民间经济活力倍增。
教育改革虽步履维艰,但新式学堂已在各大城市出现,讲授的内容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。
萧衍和苏郁的生活,也逐渐归于一种忙碌而充实的平静。
处理政务,教导孩子萧煜(他展现出对格物和医药的浓厚兴趣),偶尔微服私访,体察民情。
那盆失去光华的翡翠萱草被移至他们寝殿外间,依旧被悉心照料着,它虽不再有神奇的力量,却如一位沉默的见证者,默默见证着一段跨越时空的因缘,最终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。
岁月悠悠,楚涵国在萧衍与苏郁的引领下,步入了一个国力鼎盛、文化昌明、百姓安居乐业的黄金时代,史称“宣和之治”(“宣”取苏郁化名之谐音,亦寓宣扬新政之意;“和”则指天下安宁,内外和睦)。
他们最终都以“萧衍”和“苏郁”的身份,走完了自己在这个世界漫长而充实的一生。
他们的故事,他们的功绩,被载入史册,也被民间广为传颂。
而关于他们灵魂来自异世的秘密,则随着那盆最终自然枯萎的翡翠萱草,一起湮灭在了时光的长河中,成为只有星空知晓的永恒之谜。
许多年后,楚涵国的科技与文化水平已远超周边各国,海船扬帆,探索着更广阔的世界。
在龙城格物院最深处,保留着初代院长夜枭留下的手札,其中一页用特殊的密语写着:“王与夫人,非常人也。其智近妖,其心泽世。犹记那夜星辉指引,萱草生辉,恍若接通幽冥然,王与夫人最终择此世间。或许,灵魂归处,从不在远方,而在心之所系,志之所向。未来之光,已由他们亲手点燃,照亮我楚涵万世之路。”
星空依旧深邃,血月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个周期再次出现,但那已经与萧衍和苏郁无关了。
他们的灵魂,在这片他们深爱并为之奋斗终身的土地上,找到了最终的安宁与归宿。
本卷至此落幕。
这是一个关于选择、责任、爱与创造的故事。
穿越并非为了掠夺或征服,而是为了理解、融合与奉献。
最终的归途,不是回到原点,而是找到心之所属,并为之照亮前路。
(全书完)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